34
时间来到六月,自从开业大促销结束后,整个百货商场的店员就比顾客多了。我们除了互相聊天就是满处溜达,有时一站就是一整天,一天都没有开张。记得有次店里好不容易进来了两位顾客,我就上前去接待,听口音是南方人,女顾客看中了一件春款棉麻上衣,试穿后觉得合适,便想购买。另外一位年老的男性顾客就开始仔细检查,他发现衣服后面有一点跳线,就问我:“你们这儿还有没有新的?”我果断地回答他:“有!”转身便拿着那件衣服去库房里找。结果,我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当时,我太想成单了,只能硬着头皮,把那件衣服有点瑕疵的地方,用手指捻了捻,然后把衣服重新叠了叠,套上袋子,塞好垫纸,封好包装袋……一切准备好后,我手里拿着装好的衣服,边往外走,边高兴地对他俩说:“这是给您从库房里找出来新的,您看还没拆封呢。”女顾客看了眼便准备要让我开票去付款,但那位年老的男顾客撕开包装袋又开始仔细查验,当他看到刚刚发现有瑕疵地方的时候,一下就露出了马脚。还没等我解释,年老的顾客拉着那女的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记得还有一次,中午过后,店员们三三两两地都去吃饭了,整个商场里就更显冷清了。这时,两位女顾客相伴着溜溜达达走进了店里。一眼就能看出,这俩可能是附近上班的白领,利用午休时间来商场随便逛逛,当时我也没有特别为她们介绍,只是默默地跟在她俩身后。她俩转了一圈后,其中一个女的看中了一件上衣,我马上上前,帮忙把衣服从衣挂中取下来,看了一眼尺码后,便递给了她,并引导她进试衣间试穿。过了几分钟后,她拿着衣服从试衣间走出来,对我说:“这个我要了,先放在柜台上,我再看看别的。”当时,我心里一喜,已经好久没遇上这么痛快的顾客了。当时店里还有两位同事,我就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开张,心里怪过意不去的。于是,我就招呼俩人上去接待,大家一起开张,要不又得白白站一天了。
万万没想到,这两位女顾客买了一千多块钱的衣服,这一天我们平均都有两三百的业绩了。我天真地认为,谁都有没开张的时候,说不定哪天我没开张,别人也会把他开的单分给我一些。
没错!残酷的现实社会巴掌,又狠狠地扇了我一个大逼斗。当同事们一笔笔成单的时候,没人会想到我,我只能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卖1万块钱又能怎样,提成最多150块钱。但是每回看见业绩排名的时候,开店首月业绩排名第二的我,如今已经排到倒数了。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压抑,当然这种状态并不在我一人身上发生,我曾目睹两位同事因抢单在店里厮打起来。
当时,我认为能出单10%是销售技巧,90%全看顾客的购买意愿。这不像在大卖场里,大家呼啦呼啦的挑衣服、试衣服、买衣服,在这么少的客流下,完全就没有冲动消费这么一说。
现在回想那段时间的想法真是太幼稚了。顾客愿意买的情况下,自己出的单不是真本事。能把梳子卖给和尚,才是营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