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支援三里屯
说起在星巴克的工作时长,就让我一直耿耿于怀。在店里,我每周最多只能上四天班,每天也只工作四个小时,非全职员工每周工作时长不得超过24小时。直到那天二姐让我下周去三里屯店支援三天,我才算是真正体验到了每天工作8小时的感觉。
那天,我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和我们店不一样的环境氛围。三里屯店里成排的商品展示柜中,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咖啡豆与各式各样的杯子。一长列咖啡吧台上,配备了两台POS收款机,就连咖啡机都要比我们店里的先进。代班店长给我们开早会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是从各个店里抽调过来支援的,三里屯店的原班人马都统一休假团建去了。记得有位常客,一进店就愣了几秒钟,然后好奇询问我们:“之前的店员呢?”代班店长微笑道:“他们都出去滑雪去了。”那位顾客恍然大悟地说:“我说呢,都是新面孔,我还以为进错店了呢。”
在三天的支援时间里,我身体状态一直不太好。不知道是自己咖啡喝多了,还是嚼了太多的冰块,导致我上班的时候,一直闹肚子,老想上厕所。店里不太忙的时候,我就赶紧跟代班店长请假上厕所,可上完回来没一两分钟,就又来感觉了。要是赶上店里正忙的时候,我就只能夹紧双腿,屁股的肌肉也跟着收缩了起来,强忍着这由下至上的酸爽感觉直达心间,最后蔓延到全身,这阵感觉过后,便是无比的清爽与喜悦。当时,我可真怕洪水决了堤,周围的伙伴都是从各个店抽调而来,这要是泄了洪,那我可真是名声远扬了。直到第三天,这种酸爽感觉才稍稍缓解,起码没有前两天那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了。
三天的支援体检结束后,下一周回到店里,二姐便关切的问我:“上周去支援感觉怎么样啊?你没去收款吧?”见二姐又要取笑我,我笑笑说:“不忙的时候,收了几单。”一听我说去收款了,二姐就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我。我继续说:“顾客多起来的时候,就被代班店长安排去做咖啡了。”我刚说完,二姐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又说了说支援的感受:“商场店和大厦店的工作感觉确实不太一样,别看商场店人流量大,来买咖啡的顾客也多,但相应的伙伴也会相应增加。大家都各司其职,在POS机前的伙伴,只负责收款和call杯;在咖啡机前的伙伴,只负责做咖啡和补充原料;在制冰机前的伙伴,只负责做冰饮;就连出货台前都有专人来为顾客递送饮料。”二姐则说:“大店是有大店的好处,但小店都更能全方位地锻炼人。从收款到做各种各样的咖啡饮品,全部都能接触到。”二姐这话,虽然是对我说的,但听起来更像是说给大家听的。我心里其实并没打算把星巴克当终生事业,所以对二姐的话不太认同,只是撇撇嘴,接着说:“我发现三里屯店有好多饮品,咱们店是没有的。”二姐有点不服气地说:“哪个没有啊?”我说:“比如芒果星冰乐,这个咱们店就没有。”二姐深思片刻后,自言自语地说:“那款星冰乐之前是有过的,但是顾客点的太少了,一个月都出不了一杯,一盒芒果原浆拆开后,到期用不完就得废弃,我就给取消了。”随后,二姐看着我,认真地说:“你没跟人家说,你不会做吧,虽然咱店里没有这款,你在总部培训的时候,可都学过,你没给咱们店丢脸吧”我含含糊糊地说:“没有,没有……”
还好二姐没有往下深问,不然以我的性格,肯定要露馅了。其实,那次正赶上我在制冰机前制作冰饮,就听见收款的伙伴冲我这边call叫:“Tall Mango Frappuccino。”我一下就慌了,心想:芒果星冰乐我不会做啊。代班店长见我愣神,便走了过来询问情况,我如实的告诉她:“我不会做芒果星冰乐,我们店里没有这个饮品。”代班店长问我:“你是哪个店的?”我说:“亮马河店的。”她像恍然大悟一样,微笑着跟我说:“二姐的店啊。”我赶紧点点头,她也没为难我,让我去那边做咖啡去,她则接替我给顾客制作。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位代班店长和二姐曾在一个店里共事过。在做咖啡的时候,我记得还遇上一位顾客,她点了一杯超大杯的卡布奇诺。她走到咖啡机前,跟我旁边的伙伴说,她不想要太苦的卡布奇诺。伙伴一下就犯了难,转头看着我说:“这该怎么做啊?”我自信地说:“这还不简单嘛,超大杯的不是应该放三杯咖啡浓缩液嘛,你就给她少放一杯不就行了。”这位伙伴没再说话,沉思片刻后,他还是按照标准流程,给顾客倒了三杯咖啡浓缩液进去,但是加了更多的牛奶进去,并向那位顾客解释道:“卡布奇诺本来应该是奶泡、奶和咖啡各占三分之一的,但是您说不要太苦,我就多给您加了些奶进去,您尝一尝,要是还觉得苦,我给您单独接了杯热牛奶,随时加就行。”说着,伙伴从后面拿出来一个小纸杯,倒上奶后送给了那位顾客。其实,当时我对这位伙伴的做法有些不解,一是可能没听我的建议,让我心里有点失落。二是这样做太麻烦了,还需要跟顾客解释半天。现在想想,可能这就是人性化服务吧,既能按照标准施行,没有偷工减料,又能打破固有准则,满足顾客一切合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