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故事汇 >

33

练口语

 
看着二姐和几位大学生兼职伙伴能够用英语与外国人熟练交流,我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英语口语。记得有一次,一个外国人急匆匆地跑到店前,对我说:“Excuse me, where is Bank of China?”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伸长了脖子,对那个外国人说:“Pardon?” 外国人显得更加着急了,他又重复了一遍:“Bank, Bank of China。” 我还在琢磨他说的“半刻”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外国人突然好像发现了什么,转头对我说了句:“Thank you。” 然后就径直走向了旁边的中国银行营业厅。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要找的是银行啊。
 
还有一次,两个年轻的外国人结伴来买咖啡,他们用信用卡付了款。当我递上小票让他们签字时,还不忘说了句:“Name。”那位正准备低头签名的年轻老外,听到我说‘Name’后愣了一下,抬头看了看我,然后又低下头继续签字。另一个老外则在一旁哈哈大笑,还不断重复我的话:“Name,Your name。”我被他们的发应,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许多年后,我询问曾经在新东方当培训老师的同事,同事听完我的讲述后,大笑道:“你让人家签名就签名,你问人家名字干什么,老外还以为你喜欢他呢。”
 
有搞笑的时候,当然我也遇到过让我一头雾水的情况。那天,有个外国人拿走他点的拿铁后,尝了一口就返回来了。他把咖啡放在出品台上,然后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堆,可我完全听不懂。之前我也遇到过有人觉得卡布奇诺的奶泡加得太多,我便重新倒了些热牛奶给他,他才满意地离开。这次,我以为这位外国人对咖啡品质要求高,于是赶紧按照标准重新为他做了一杯。没想到,他尝了一口后,还是把咖啡杯放了下来,又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堆。由于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只能皱着眉,一脸茫然地看着他。那位外国人可能也看出我没听懂,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就自顾自地离开了。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搞懂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当然我也有清楚表达的时候,一句“Wait a moment”让对方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天,店里来了对外国夫妇,他们在商品展示柜前看中了一套咖啡杯。我和另外一位非全职伙伴见有人想买杯子,便迎了上去。非全职伙伴和那对夫妇交流完后,转头对我说:“他们想买这套杯子,问还有没有新的,我去库房看一眼,一会儿就回来。”说完,她没顾上跟那对夫妇打招呼,拿起库房钥匙,急匆匆地离开了。那对夫妇一脸茫然,俩人互相对视一眼,又耸了耸肩,然后转头看着我。这时我头皮一麻,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们解释。于是,我急中生智,说了句:“Wait a moment。”两个老外瞬间就微笑了起来,然后不停地点着头。不一会儿,非全职伙伴就拿着一套未开封的杯子跑了回来。那对夫妇高兴地付了钱,拿走了杯子,满意地离开了。
 
当然,我能清楚表达的时候并不多。如果语言不通,那就只能靠打手势了。记得有一次,李阿姨让我去收外面的太阳伞,但那时伞下还坐着四个外国人在喝咖啡。李阿姨特意嘱咐我,让我跟他们好好解释一下。我心里想:该怎么用英语跟他们说呢?当时他们正相谈甚欢,我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打断他们的谈话,说了句:“Sorry, sir。”他们见我说话,全都变得严肃起来,一双双蓝哇哇的眼睛盯着我看。我稳了稳心神,然后指了指他们头顶的太阳伞,并做出了个要收伞的动作。接着,我微笑着观察他们的表情,想从他们的脸上获取到‘已完全明白我的意思’的反馈。没想到,这四个人仍然一脸茫然,直勾勾的看着我。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动作,但他们还是不明白。我也不再犹豫,一只手攥着伞柄,一只手按住开关,随着四个人的惊呼,‘唰’地一下就把伞收了起来。离开前,我仍不忘礼貌地对他们说:“Thank you!”说完,我便扬长而去,留下老外们错愕的表情。

凡本站注明“本站”或“投稿”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本站或投稿人,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站已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某某站”并附上链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噼哩噗噜 关键词: 星巴克 临时工 二姐 看着 三十三 口语 几位 大学生 兼职

网友评论

随机推荐

图文聚集

热门排行

最新文章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