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读书汇 >


2021年4月19日至2021年6月9日,第一次阅读。

2021年8月10日至2021年9月13日,第二次阅读。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这本书持续看了一周多的时间,特别是前面的抗战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如今政策的容许下,关于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很多细节也慢慢披露了出来,陶涵这本书其实是相对比较公正的书,特别对于很多对蒋介石有些错误理解的人来说,是有必要看一看的。现在回归正题来探讨一下书中几个让我印象很深的情景。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读过一本黄仁宇先生写的“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里面从蒋介石的很多日记中披露出他的种种情感变化,也为他今后的行动埋下了很多伏笔。

首先,在跟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的路途中,蒋一直有着想为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崇高理想,而且这一点在他心中一直坚持着。其实在那一辈的领导人当中,这些都是他们的共同理想,都想让在列强欺辱,官僚腐败,军阀割裂的环境下,能够走出中国的强大富强之路,但唯独只有那么少数几个人拥有极其强大的坚持力和忍耐力。蒋如是,毛也是如此。即使在最艰难的抗日时候,蒋所表现出的忍耐和坚韧让日本深陷广大的中国土地上而无法从精神上战胜中国,直到拖垮日本。
 
蒋中正与孙逸仙
 
其次,蒋对日本的态度一直是主战派,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蒋一直在积极训练拓展军队,蒋以中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换取德国的军事装备来加强军队的战力,原打算至少部署30个师,但是抗战的提前爆发使德械师只有3个。其实很多人都说什么蒋介石消极避战,对于这样的草率结论使他们只能了解事物的表面,而未深究所造成的原因和后果。当时中国的军队无论是后勤还是装备都远远落后于日军,没有海军空军,没有远程大炮以及完整的军工产业,士兵的训练极其匮乏,这样打是要付出巨大牺牲的。蒋无疑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曾在日记中写下要和日本缓和战争氛围,延迟战争的到来,计划2年装备80个师的德械师,组建一支现代化的中国军队,以及等待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但只推迟了几个月不到,卢沟桥事件便爆发了。

关于蒋介石对中共的复杂情绪,其实也可以从书中看出来。他曾晚年说过,西安事变让他失去了中国,他特别对张学良的态度爱恨交织,特别懊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张学良在宋美龄的力保下活了下来,而杨虎城他们一家成了这次政治事件的牺牲品。

在西安事变前夕,我们来梳理一下各方的目的与行动。在西安事变发生之前,日本刚刚侵占完东北,在上海其他领土挑起纷争,虎视眈眈。而张学良由于不断在承受来自国内的“不抵抗将军”的骂名,一直想找机会洗刷耻辱,但其个性单纯,政治天真,好冲动。而东北军此时也是承受国内的骂名,且军中被共产党和爱国人士的抗日宣传,早已无心剿共,一心想抗日。毛则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派出人员大量渗透东北军中游说抗日,并派人与张学良会见。而蒋的算盘是发动最后一次大规模剿共,利用东北军和其他地方军队一方面是削弱其实力,另一方面保存德械师精锐以便抵抗接下来可能产生的中日战争。如果顺利,则可以逼迫毛进入外蒙古或苏联,如果不顺利,则可利用毛来打斯大林的算牌,使苏联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以便用于接下里可能要爆发的中日战争。此外,在张学良发动兵变的前一个月,国共两党在南京已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达成相关事宜,但未对外公开,显然,张学良并不知道这一点。
 
当然,蒋介石也恪守了他的承诺,不在找中共的麻烦,还发给他们军费联合抗日,这对当时的国民政府特别不容易,因为自己的财政都靠国外援助,还要去给他们的敌人发军饷。蒋晚年也说过,要不是日本苏联,中共早已被剿灭。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共当时的兵力不如蒋的五十分之一,而且全国除了几个中共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多数地方是认为蒋才是中国的领袖。前段时间有部电视剧叫做“少帅”,讲的就是张学良的故事,共产党如此赞美宣言他,从反面来讲,当时如果不是西安事变,共产党也许怎么样就说不清楚了。
 

再来谈论一下毛和蒋的共同之处。首先,毛和蒋都有强烈的国家统一的意识,共同的理想,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毛早年参加共产党也屡经挫折,尤其是多次受到党内的排挤,大起大落,相较于那些留洋归来的海归精英们确实没有那么多光环。然而,就是一个被其他人看不起的“农民式”的革命家,终于用他那雄浑豪迈的文章和天马行空般的指挥艺术奠定了毛在党内的地位。而蒋也亦如此,早年蒋在日本一所不入流的日本军校学习,其性格怪异也经常被他人所嘲笑,后来跟随大哥陈其美出道,很长时间内连通缉单都上不了。蒋开创黄埔军校,跟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随后才步入正轨。但国民党党内大佬如云,如资历深着廖仲恺,实权者粤军许崇智,桂系李宗仁等,以及才华偏偏,有留洋背景的魅力型人物汪精卫。然而,就是凭借自身的毅力与坚持,蒋机缘巧合之下终于成为了国民党的党内领袖。
 
此外,他们都有异于常人的决心与坚韧。毛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重重突破国军的围剿,进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又率领八路军进行长期的抗战,解放战争也能击败国民党,由弱到强,一步步走来,非常不易。而蒋领导的国军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浴血奋战,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放弃,承担着来自党内国内国际的压力,终于击败日寇,书写了第一次中国在民族战争中取得完全胜利的荣耀光辉,参与开罗会议,确定战后秩序,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进入世界四强。而几十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如今在国际上的声望显然洗刷了百年耻辱。
 

那为什么国民党最后失败了,而共产党最后成功了?这个问题很复杂,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但里面有着我认为最终的原因,那就是他们的建党方式,施政方针都不一样。如果从个人来说,毛泽东是一个马列主义与法家思想结合的革命家,而蒋就是一个传统儒家与基督教结合的变革家。中共的革命是从下而上,先进行土地革命取得广泛的民众基础,然后在向上进行政党方针和理念的构建,这样的组成使党内组成成分极其干净,这也就是蒋所经常感叹中共成员具有高度的纪律性的原因了。而国民党的成立的基础是北伐战争,蒋通过暗杀行贿等方式笼络各地军阀,读过很多历史的知道以战争建立的政权都会造成一家独大的局面,而且组员成分复杂难以辨别。在当时,国民党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只是摄于蒋强大的中央军和国际威望,各地军阀表面臣服罢了,这也为内战失败埋下了伏笔。蒋所强调的道德约束性并不适用于这些军阀,这也是国民党内腐败的原因之一。而且各地军阀都想保存实力,因为军队是他们能够生存的本钱,没了军队,也就没了地位和一切,这也是很多次蒋深恶痛绝党内不团结的原因之一。国民党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先建立上层建筑,然后在试行土地改革。国共两党就在中间相遇了,谁也不让谁,谁都想以自己的施政方针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但位置只有一个,于是就打起来了。最后中共继承了国民党的上部结构,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能以迅速的发展起来,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蒋在台湾也说过“此次失败之最大原因,乃在于新制度未能适合现在国情与需要,而且并未成熟与建立,而旧制度已放弃崩溃,在此新旧交接紧要危急一刻,而所恃以建国救民之基本条件完全失去。”这与黄仁宇在他的书中写的也十分相似。即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而训政时期是最关键也是最漫长的,蒋之新制度失败也是在训政时期未能有效建立下行上效的一整套有效的系统,因此宪政也迅速崩溃了。
 

当然,人无完人,蒋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得过头,做过很多流血事件,蒋一向以道德标榜,做这些事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我们无从得知。但毛也造成很多事件,这里就不说了。我想提到的是,在中国历史上,任何初创的王朝都无疑要经过很多流血事件,有几个皇帝手上没有粘上鲜血,当初李世民还把两个亲哥也干掉了,但如果以常人的道德去标榜这些“非常人”,那么读历史未免有失偏额,也就没有李世民后来的贞观之治。同样,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发展,有些时候不得不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来顾全大局。如在花园口决堤事件中,蒋就面临着要么牺牲几十万百姓的生命和几百万人的财产,要么中国灭亡。作为一个时刻以儒家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蒋无疑心情很复杂。最终炸开花园口大堤,大大延迟了日军机械化部队推进的速度,给国民党以足够的时间调整战略和人员部署,从而避免了中国文明遭到灭亡。如果对这些历史人物加以常人道德之规范,那么无疑会大大弱化他们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当时罗斯福也会面临着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时的艰难选择,这样会造成大量无辜的平民百姓的死亡,但到底是背负这个沉重的道德负担还是尽早结束战争,减少部队的伤亡,罗斯福无疑选择了后者。道德是不适用于战争的,一切战争都是非道德的。蒋介石曾在晚年说过“如果我去世时是个独裁者,我必将和所有的独裁者一起为后人遗忘。但是,如果我能替民主政府建立确实稳固的基础,我将永远生活在中国每个家中。”现在看来,随着时间的变迁,他的确活在了我们的心中。
 

蒋毛都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为中国的富强民主,独立自主贡献了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最大力量。他们都相信,要想恢复中国的主权和地位,条件就是国家统一,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愿意牺牲一切保家卫国,有纪律的人民。同时,作为两个一生的对手,他们又彼此惺惺相惜。两人在“一个中国”这个根本性问题保持着相当罕见的一致,都对中国之统一有着强烈的热同感。在蒋出殡的那一天,毛泽东私下为蒋介石举行了一场个人的追悼仪式。说那天,毛泽东只吃了一点点东西,沉默庄严地把张元干的送别词《贺新郎》的演唱录音放了一天。这首词只有几分钟长,反覆播放便形成一种葬礼的气氛。毛时而静静地躺著听,时而用手拍床,击节咏叹,神情悲怆。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原文是:“举大白,听金缕”,表示满腔悲愤,无可奈何,只能借饮酒写词听唱来消愁。为蒋介石送葬后几天,毛泽东仍念念不能释怀,下令把这两句改为“君且去,不须顾”,重新演唱录音。这一改,使送别的意味达到高潮,送朋友流亡外地变成了生离死别。毛泽东向蒋介石做了最后的告别。
 

蒋介石和毛泽东唯一一次合照

最后我想用一首李叔同的送别来表达这两个的恩恩怨怨,什么个人情仇,家国情怀,恩恩怨怨,都已经散落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评。

作者:潇洒长大郎(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172082/

凡本站注明“本站”或“投稿”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本站或投稿人,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站已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某某站”并附上链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噼哩噗噜 关键词: 4月 19日 2021年 成者 王侯 败者

网友评论

随机推荐

图文聚集

热门排行

最新文章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