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读书汇 >

 
2019年8月21日至2019年8月29日,阅读。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



当年《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角逐奥斯卡小金人,前者胜出。有人分析原因说:阿甘是世界的,肖申克只是美国的。那时候我年纪还小,一直没弄明白这句话。后来随着阅历增加,反复重看阿甘的故事,一次比一次感动。但是很惭愧,那份感动一直停留在电影上面,那只漂浮的羽毛、那盒神秘的巧克力成为很多艰难日子里支撑心灵的信念。最近看了原著同名小说,才真的悟了:阿甘真的是全世界的,他无处不在,几乎就是我身边的某某。

我有一个朋友,像阿甘一样憨直,从不矫揉造作,也不扭捏作态。被老师问为什么作文写得又快又好,他说:“因为当时急着尿尿。”

我有一个朋友,像阿甘一样精通自己酷爱的东西。他从来没有考过高分数,但是他热爱天文和物理;他不知道两个球门门柱之间距离有多大,但是他擅长射门;他并不通晓乐理,但是他可以用吉他和口琴传达内心各种情绪。

我有一个朋友,像阿甘一样完全不懂得恋爱的心计和手段,只是傻乎乎地对自己喜欢的人付出,甚至不求回报,只求对方安好。

我有一个朋友,虽然没能像阿甘那样打仗、搞乒乓球外交、当宇航员、做摔跤手、捕虾,却也和他一样经历丰富,年纪轻轻就体验各种冒险,品尝百味人生。

这些朋友都带着阿甘的影子,简单天真,带着愚蠢的美好。他们曾经迷茫地服从,认为自己是“白痴”,只需要服从就好。就像刚刚上前线打仗的阿甘一样,“送我们到这儿不是要我们来了解战争,而是要我们听命行事。”可是经过社会这场大硬仗的洗礼,他们开始反思:“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打仗?”终于,看到满目疮痍,看到战友的累累伤痕,看到毫无意义的勋章在贫病交加的战友身上,他愤怒地骂出了那句:“那是一场狗屎。”

原文链接: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236008/
作者:张躲躲
(来自豆瓣)



妈妈是一颗黑巧克力。黑巧克力,顾名思义,至真至纯,所以有点苦。妈妈的爱,对于阿甘来说,是最启蒙的爱,没有嫌弃,没有冷落,有的就是鼓励和教育,有的就是平等相待,这对于阿甘品行的塑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珍妮是一颗白巧克力。白色,初恋的颜色,纯净又甜蜜。珍妮,是作为阿甘的精神食量存在的。有了她,他有了跑的动力,有了她,他有了前面的方向,不管珍妮是否真的爱他,阿甘从来都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珍妮不能说是阿甘成功背后的女人,但是她确是作为阿甘坚持奔跑,坚持向前的一个支撑力量。
 
巴布是一颗牛奶巧克力。人的一生中,可以没有爱人,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好朋友,巴布应该就是阿甘这样的朋友吧。战争中的友情,因为有关生死,会显得特别难能可贵。阿甘和巴布之间的相处,特别简单,回家捕虾成为了从前的巴布,也成为了以后的阿甘生活中最大的憧憬,最大的乐趣了。
 
儿子是一颗夹心巧克力。阿甘没有想到,自己会和珍妮有一个儿子,这颗夹心,不管是真是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人生又有了一个新的起点,他的目标里又多了一个任务。就像文中快近结尾处写道:那之后,我做了两件事。其一,我打电话给特里布尔先生,告诉他不管我在养虾生意上有多少收入,要他将其中的一成给我妈,一成给巴布的爸爸,其余的都寄到珍妮那儿给小佛洛斯特(他儿子)。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77769/
作者:沈沈(来自豆瓣)



 
1.阿甘的母亲
在阿甘传奇的一生中,母亲对其影响是最大的,尤其是阿甘的前半生——从嗷嗷待哺到应征入伍这段时期,阿甘的母亲更是扮演着“精神的安慰者”和“物质的提供者”这样的双重角色,一边阿甘母亲要保护好自己的白痴儿子免受正常小孩的欺负和骚扰,一边母亲也要为一家人的生活、为阿甘上学而攒钱。她尽力想要把儿子当正常人对待,带他去公立学校、和他聊天、给他买合适的西装去领奖、帮他和珍妮撮合,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阿甘也经常闯祸,但是她从来没有失去信心。“这样的母亲是多么伟大!除了经常哭,她身上几乎没有任何缺点,上帝应该对这样的母亲给予最好的恩赐!”我想这是每一位读者的心声吧。
 
可以说在阿甘的前半生中,作者对于其母亲的形象塑造的是相当正常的,至少读者一看到阿甘的母亲,就觉得这就应该是母亲的形象,和普通人的母亲没什么两样。但是当阿甘退伍回来后,一切都变了。母亲的房屋被烧,母亲住进贫民之家,又跟一个新教徒跑了,后来在一家干洗店给人做熨烫工作,生活艰苦。若是没有阿甘的回乡,他母亲也许就贫苦地度过余生了吧。所以说阿甘的到来对母亲来说既是惊喜,更多的也是回报。回报她穷苦的一生、她不公平的一生、她饱受煎熬的一生。虽然小说中的母亲没有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那样高大,也没有说出那句经典的台词“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更没有在临死前跟阿甘讨论命运,但她同样令人敬佩,因为她带出了阿甘这样传奇的人物,她就是伟大的。
 
2.猿猴公苏
对于这只猿猴,我觉得太有必要花大篇幅去写它了。它就像《鲁滨逊漂流记》里的星期五一样,忠诚而可靠,而且是非常高效的劳动力。虽然阿甘的朋友不少,包括生死之交布巴、哲学家丹上尉、国际象棋大师崔伯先生和他的唯一真爱珍妮·柯兰,但是猿猴公苏才是阿甘真正的灵魂伴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公苏太适合阿甘了:阿甘能与公苏交流,公苏又有人类的灵气。在阿甘遇到公苏那一刻起,他们俩的命运就被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公苏在阿甘之后的人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只猿猴带给我很多启示,朋友不一定要最好的,但一定要最合适的。何谓之合适呢?——与你相“匹配”即为合适。在阿甘的朋友中,爱人珍妮和丹上尉与阿甘都是不太匹配的,他们一个选择离开,一个选择堕落,只有公苏,无论是性格(如果猿猴也有性格的话)还是遭遇,都和阿甘完美契合,是阿甘的一个镜像,有了这样的灵魂伴侣,即使不说话,看眼神和动作也知道心里想什么,人生得此知己足矣。
《阿甘正传》电影里没有公苏,虽然在两个小时的片长限制下无法叙述完整的故事必然导致必要的牺牲和妥协,但是我仍然为选择牺牲公苏这个角色而感到愤愤不平,无论怎样,少了公苏,阿甘的故事少了很多乐趣。
 
3.女星拉蔻儿·薇芝
女星拉蔻儿·薇芝的戏份不多,却也足够娱乐读者了。在我看来,这一角色是美国上流社会的典型代表:他们高贵,冷艳,有钱,对下流社会的人们嗤之以鼻,以财富和地位看人,从来不掩饰对金钱的渴望。正如她与阿甘第一次相遇时说出的第一句话那样“他说什么?是在说我的奶子,是不是?”只需一句台词,她的形象就生动的浮现在了读者脑海中。而她注定要为自己的高傲和势利付出代价,这也是作者让她在好莱坞日落大道出尽洋相的用意所在吧——反正她是个女星,也只是个女星。
 
她在服装店的最后一句话完全可以概括她的一生“我这就证明我是谁,”拉蔻儿·薇芝说着,突然扯下她的上半身洋装,“这种小地方谁还有我这种奶子!”她尖叫。但往往人们所厌恶的,却是当代社会盛产的,无论中外,又不知有多少人像拉蔻儿·薇芝一样,靠着脸蛋和奶子吃饭,还一副泼辣脾气,对谁都不尊重,不懂得善与恶,不懂得做人,他们的下场不会比拉蔻儿·薇芝好到哪儿去。
电影《阿甘正传》里拉蔻儿·薇芝的缺失,实在是电影在趣味性和批判性方面的一大损失。
 
4.捕虾人布巴
捕虾人布巴是我在《阿甘正传》里最同情的人了,因为他是小人物,他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愿望:能开着自己的捕虾船从事捕虾行当,衣食无忧就行,可是上帝却在越南终结了他的捕虾梦,他连幻想自己捕虾生涯的机会都没有了。布巴是阿甘在部队里为数不多的朋友,作为生死之交,阿甘为布巴的离去感到惋惜,阿甘继承了布巴的捕虾梦,这也为阿甘成为商业大亨并把公司命名为“布巴虾业公司”埋下伏笔。
现实残酷到流血又公平到无情,并不因为拥有美好梦想的捕虾人布巴是小人物他就能逃过一劫,也不因为美国总统位高权重就能逃过死亡的威胁。那我们在现实中能做什么呢?我们其实什么也做不了。不如学学阿甘,傻一点, 呆一点,生活会出现很多转机。
 
布巴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变成了一位唠叨的厚嘴唇男子,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跟阿甘聊用虾能做什么食物,那些食物布巴倒背如流,布巴对于捕虾的热情可见一斑。电影对布巴的塑造还算忠于原著,唯一可惜的一点就是布巴临死时没有出现小说中描写的“可怕的粉红色的天空”,也就少了布巴死去的悲凉和不幸——虽然他已经够不幸了,噢,可怜的布巴。
 
限于篇幅,这篇感想只写了四位配角,但是在阿甘正传这个庞大的故事中,每一位配角都值得细细品味。也许因为与白痴同行,他们的性格和形象被衬托的更加鲜明,也因为与白痴同行,他们的心灵被逐渐净化,但同时他们也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的阿甘的成长。其实电影里的那句经典台词,同样适用于这些配角们。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274440/
作者:fifthsuperman(来自豆瓣)

凡本站注明“本站”或“投稿”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本站或投稿人,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站已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某某站”并附上链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噼哩噗噜 关键词: 阅读 8月 29日 21日 2019年 我要 阿甘正传 尿尿

网友评论

随机推荐

图文聚集

热门排行

最新文章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