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至2023年7月4日,阅读。
我们死后肯定上天堂,因为地狱在人间。
第一篇:为了大家的安全
内容:
主人公京哲以为有艳遇帮了个小姑娘搞了张票,结果不是小姑娘坐,而是她的奶奶,一个一直惹事的老太婆。京哲自己在烦心到底是回家看看还是去光州探查一个不靠谱的新闻,京哲是一个比较弱的社畜记者,还有理想,但也快被现实消耗尽了。
即便很不情缘,“京哲也还是被迫做在了老太婆的旁边,老太婆浑身发臭,不系安全带,一路胡言乱语,吃东西喝酒,得罪许多人,中途上厕所差点赶不及又毫无亏欠。多亏不情愿的京哲,不然早就被赶走了。
中途老太太又想上厕所,大家不停车光看笑话,老太太索性直接尿在车里,并大声斥责这些看客,骂声中京哲才知道老太太的儿子死于事件。众人沉默但不以为意。有人直接把老太太绑在安全带上。老太太声嘶力竭地反抗,哀求京哲。但京哲也不想惹怒众人,老太太的确也闹得太过分。
片刻老太太发出野兽般的哀嚎,然后休克。有人看说是癫痫发作。此时小女孩哭,被大人阻止。车到站了,大家飞速地下车,不想再管。
京哲一直很担心,他觉得大家应该确认一下老太太无事。但他自己也只是徒劳下车,等他确认了老太太身上什么味道以后(熟悉的),他再去看老太太,老太太已凭空消失。
评:
这是李沧东1987年的小说,我第一次看感觉很累赘,有股老气,浓郁的文艺腔。但我第二遍看,就觉得和他之前的电影一样妙了,非常工整。
行程前往是光州,必然是隐喻光州事件的影响。7年过去了,没人记得这场轰烈的壮举,看客好好地过日子。
老太太在闹,她本身是这个国家理想的化身和过往疼痛的继承。但看客们没有那么在乎这些,最终老太太的破坏没什么用,被硬生生困在安全带直到发出绝望的哀嚎死掉,一如隐喻革命无效。
那段文字描绘得非常克制,不断代入京哲的感受。京哲代表着同样有着革命追求的年轻人,如今迷惘委身于无指望的现实。下一段写到小女孩的痛哭,但随即被大人扼杀。
有年轻的医科学生去看老太太,片刻车到站,大家的匆匆离去,包括京哲,完整地再现了光州事件以后的破败,并没有真正的效果。
京哲于心不忍,但也跟着下车。这里闻到的气味,让他感觉熟悉,大概就是文学意味里非常工整地表达:那股自己热血和理想的味道,只不过现在变得发臭。于是京哲再去找老太太,老太太已不在。
左翼导演代表,当年卢武炫时代的文化部长,就是写个小说也是工整得发指啊。他用这辆车,这个老太太,这些看客和京哲,再现了光州事件,一个充满悲悯的隐喻。
我相对觉得这个小说第一遍看有点费劲是人物被主题使用得较多,以李沧东的功力,他不光可以隐喻,还能把底层民众理想青年写到骨髓。这篇还不足以,但足够证明他是个绝对够格的文艺作者,里头闲笔和铺陈都到位,是文学的味道。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651389/
作者:朱古力
《火与灰》
全篇起笔自两岁儿子忌日那一天,沉浸在悲伤中的丈夫不愿回家,在街上不断质疑、开导自己的心理过程,这是明线。暗线则是大学生为了抗议政府,不断的在流血牺牲。探讨的主题就是:他们的牺牲有意义吗?
在故事中,和丈夫有直接接触的是花店老板、记者朋友、江边老板娘、小女孩。这五个人的作用不可替代,花店老板揭示出了丈夫一出场的心境;记者朋友则是提供了孩子究竟葬在哪里的线索;江边老板娘可以借由她的嘴,说出汉江边渔村变工厂的过程;小女孩明示了男人的心境因为今天的这一遭走访,终于自洽,准备回家安慰陪伴妻子。
结局是精妙的。遇见了一个小女孩点醒了丈夫,去做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在回家路上却听到大学生死亡的新闻,这是个巨大的讽刺。
有一个点值得学习,作家因为空腹不断有呕吐的心理感受,最终随着对亡子思念加深不断喝酒的行为,终于吐了。“一瞬间对孩子的思念烧焦了我的喉咙”,用生理感受表现人物情感,代入感强烈。
《祭奠》
这个故事的原型,也许可以和雷雨等同。多年前,丈夫无情抛弃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多年后,儿子回来,向父亲讨一个说法。这次,故事的视点变成了第二任妻子的儿子,他虽然有父亲,但童年回忆中全是不负责任、任性、会实施家暴的父亲。
故事精简一下,主要就集中在这三个男人中。李沧东的短篇故事从不是情节为先,而是赋予主人公一种情绪。在《火与灰》中,这种情绪是思念亡女的痛苦,在《祭奠》中,主人公弟弟则是怀着承担家庭重担、弟弟离家出走、父亲无处安置、学业没有着落…对糟糕的现实怀恨在心却又无力改变的痛苦。
如果说是枝裕和对家庭矛盾的描写,是隐而不发、冰山一角,那么李沧东擅长的则是对生活细节的描写,通过生理感触、环境描写表达人物的情绪。
“泪水在皮肤上蔓延”
“父亲浑浊的泪水像烛泪一样流入耳根”
“有些雪花想要像羽毛一样努力向上飞,还有一些雪花停留在空中,像一张充满愤怒的脸,瞪着眼睛,颤抖着,颤抖着,不肯消逝。”
《烧纸》大爱!!!!!!!
终于等来了这本书的精华。看完果然,没有叫我失望,这个短篇静水流深,主线支线丰富,每个人物都有详尽的人物小传,所以留给人无尽遐想空间,非常有电影感,拿个机器布个景就能action了。
小说中,主要人物为奶奶,次要人物为小姑子、大儿子成国、小儿子成浩。
先来说找上门来的小姑子,这个人物外貌足够奇特,行为足够奇特,奇特背后,包裹的是对哥哥和嫂嫂的无尽愧疚。
自从能“看见鬼”之后,小姑子的行为总有些神神叨叨。表现在外貌上,就是“脸怎么看都不像这个世界的人”“华丽的衣料上令人眼睛发酸的反光,映在小姑子白白的脸上,看上去就像是抹了厚厚白粉的老巫婆。”
她能看见鬼的行为是不可信的,所以传递出神神叨叨、虚假的气息。但怪异中又有真的情感、可理解的合理化的行为存在,假作真时真亦假,这种朦胧感才是电影该有的样子。
从情感上来讲,小姑子之所以日日复年年的不肯忘记哥哥,是因为哥哥的被抓和自己丈夫脱不开关系。也是因为自己的牵桥搭线害了嫂子,导致本文最大的悬念,成浩的身世之谜。
小姑子梦到了失踪多年生死未卜的哥哥,指责嫂子从不祭奠哥哥,却引发了嫂子内心的不安。借由鬼怪,小姑子说出了内心多年的猜忌(其实是确认):二儿子成浩并非哥哥亲生。但这里作者没有交代为为什么,为什么的戏剧任务由兄弟俩来解决。
兄弟俩登场将故事推向了情节、情感的双向高潮。
哥哥,曾经想要考士官学校,有着大好前途,却因为父亲是赤色分子,只能做个普通的基层公务员,内心有对父亲的思念和痛恨。他是一家的顶梁柱,供养着上大学的弟弟和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儿子,平时沉默寡言,老婆在孩子还没断奶时就跑了。
弟弟,大学生,有着对理想的追求,也因此被jc关注。
兄弟俩的争吵就源于警察的登门来访,由此真正引出故事的第二个背景,成浩是母亲被人强暴后的产物。这也是母亲内心的痼疾。
作者是如何表现母亲情绪的?
牙痛、印有先进思想的传单。
在上面的几个短篇中,我就写过,李沧东喜欢将人物的情绪转化成生理上的直观感受。《火与灰》中,这种生理反应是呕吐,《烧纸》中是牙痛。随着主人公情绪的变化,这种疼痛的感觉是层层递进,不断转化的。
在丈夫被人抓走时,她没有撒泼,只会躲在角落瑟瑟发抖。“好像所有的感觉都消失了,只有牙齿的剧烈疼痛。碰到这样的吓人的事情,本应当忘掉疼痛,真弄不懂那会儿是怎么了。也许她是想从恐惧中逃走。说不定是想逃离难以置信的现实,全神贯注于牙齿的疼痛。”
在尾声部分,母亲选择将牙齿拔掉。
烧纸的设定,一方面是辅助将过去疼痛拔掉,另一方面其实是更有画面感,我的脑海里已经有场景了····
《为了超级明星》
孩子的设置,就是作者技巧性的体现。
一个十岁左右、身材瘦削、皮肤黝黑、脸上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的孩子,口中讲述着凄惨的故事,不断的被人说是骗子。按照正常的故事线走,他一定是真实的悲惨,经验告诉我后面得有反转,孩子身世凄惨,被生活所逼出来骗人。
抱着这样的信念接着看下去,会发现大错特错!孩子就是一个真正的恶魔,作者设置这个角色,是为了揭示老头的真实处境。老头在故事中地位的变化,从一个局外人、观察者的身份,变成局内人、故事的主角。
这样的设计不可谓不精妙!我喜欢!
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一定是有两层或者以上的真相的。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出人头地的儿子把农村老父亲接到城里来享福的故事;实际上,老人只是替代儿子,成为美国佬的看门人。
即使有了双层真相,依旧很寻常,那么以孩子为切入点,用老人视角发生转变,这个故事就变精彩了。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785706/
作者:祖母是秀虎